4月11日,由賽文交通網主辦的第七屆(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簡稱ITSMRS(ITS Market Seminar)在北京朗麗茲酒店成功召開。
(銀江股份智慧交通研究院院長 郭海鋒)
銀江股份智慧交通研究院院長郭海鋒在“第二屆(2018)中國交通信號控制發展年會-交通組織與控制”論壇上發表了《城市交通控制黑洞》主題演講。
以下為郭海鋒演講實錄:
我講的內容很樸素,相信大家聽起來會很輕松。
首先解釋一下,其實我不懂宇宙學,更不懂物理學中的黑洞理論,只是因為前階段看見霍金去世的消息,突然想了解一下著名的科普書籍《時間簡史》是怎么回事,然后在里面看見了關于黑洞的論述。
坦率地說,沒看懂多少內容,但理解了大概要表達的意思,給了我很多啟發,所以,今天主要是想借這個詞匯,闡述一下我對城市交通控制方面的一點思考。
按霍金的描述,我總結了一下,黑洞有三個特征:隱形、吞噬和釋放。
所謂隱形,是指星系中存在很多黑洞,但我們觀察不到;所謂吞噬,是指黑洞不斷地在吞噬周邊的物質和能量;所謂釋放,是指黑洞并不只是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吞噬一切,黑洞也會向外釋放一些東西。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黑洞和城市交通控制有什么關系呢?
接下來我會具體解釋。提到城市交通控制,其實,人們更習慣稱呼為交通信號控制,但我更喜歡城市交通控制這個概念,我覺得談交通信號控制就會自然而然地把人們的思維導向了如何控制信號燈,我覺得這是有問題的,這與城市交通控制的核心理念相差較遠。
這就好像,雖然現在的手機其實已是一個微型電腦,但我們還是不能把手機等同于電腦,兩者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我覺得城市交通控制這本教科書也許再過幾年應該由產業界或用戶單位重寫,因為現有的內容與實際應用已嚴重脫節。
為了和人們的習慣保持一致,我這里也從交通信號說起??赡艽蠹叶贾?,到今天為止,我們天天都能遇見的紅黃綠三色信號燈已誕生100周年。
當我寫下這個數字時,自己都感覺到非常驚訝,因為很難想象自己身邊竟然還有一個100年前發明的東西一直沒有變化地在持續使用著,這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不要忘記,和信號燈青梅竹馬長大的汽車,現在可是正野蠻地在折騰和成長,但信號燈,就像一個極其忠誠賢惠的女友,你汽車愛怎么折騰怎么折騰,我信號燈就在路口這等著,很有意思。
那我們就看一看信號燈究竟是因為忠貞不渝而守在路口,還是心有苦衷無奈地選擇守候。
信號燈是什么?信號燈只是人們發明的一個物件,或者說是一個器具。這個器具發明之初,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路口很混亂,為了規范秩序和保障安全,所以人們創造了信號燈,以此制定了路口的規則,明晰了路權和通行權。
有了這個器具和簡單通行規則后,人們又在此之上采用輪轉方式為各方向劃分了時間資源,盡可能保障各行進方向有同等優先權。但我們可能忽視了一個重要內容,這個時間資源的劃分是假定車輛在停止線處都是垂直地向天空排隊。
翻譯過來,就是假定進口道都有無限的空間資源,或者說無需考慮道路的空間資源。當然,這可能契合那個時代的現狀,在那個時代,路口就像是黑暗區域,人們需要的就是一盞能點亮路口的照明設備,信號燈的發明正好滿足了當時的需求。
那么今天,城市交通的焦點問題還是路口嗎?信號燈真的不需要考慮空間資源嗎?今天的路口還是當年的路口嗎?我認為路口看似是焦點,但今天路口的問題,已與當年的路口問題有本質區別,無法相提并論。
而100歲的信號燈悄悄地吞噬了現代人的努力,這個器具本身就是一個黑洞,而我們卻沒有察覺,反而在想盡一切辦法讓它延年益壽。
我這里打了一個比喻,未必正確,火把是指信號燈,黑夜是指交通問題。
我們一直試圖用舊時代的火把,照亮今天無際的黑夜,然而,黑夜無情地吞噬了殘喘的火把。
剛才說器具已老舊,我們再看一下使用器具的武功招數。截止到現在,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也已誕辰50周年。
50年來,信號控制系統最具有價值的工作其實就兩件事:一是把信號燈設備聯通并管理起來;二是能夠方便地對多個信號燈實現綠波協調控制。其他方面,本質上有或沒有信控系統沒有太大區別,僅僅是隨著硬件和操作系統的升級而進行軟件環境自身的版本升級而已。
我知道,我這么說可能會有很多人向我拍磚,但我覺得,我們需要對我們手里的武功劍譜進行審視,不能慣性地手握銹跡斑斑的玄鐵劍,照著落伍的古舊劍譜盲目的修煉武功,我們要思考一下,如今面對的問題是否還是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前人們所面對的問題。
那我們就看一下劍譜到底有什么問題?前面我說過,我不太喜歡交通信號控制以及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這兩個概念,因為本質上這兩個概念其實就是信號燈設備以及信號燈設備管理系統,和城市交通控制有關系,但不能代替城市交通控制。不能體現管理者意圖、不能反映交通流運行規律、不清楚信號變化后交通運行的改變情況……,我們真的不能說交通信號控制可以等同于城市交通控制。
所以,我們手里的劍譜或者說武術,也在吞噬著這些年城市以及交通的建設成果,然而,我們沒有對這個劍譜本身有過太多的質疑,而是一直苦苦思索到底該怎么練習這個劍譜才能舞動起來玄鐵劍。
我這里把數據的數加了括弧,想表達的是,我們樂此不疲討論的數據,或者說大數據,也基本上被信控系統吞噬了,有效利用率很低。
相信真正碰過信控系統數據的業界同行知道我說的是什么意思。
我把術這部分,也打了一個比喻,火把依舊是信號燈,黑夜是交通問題,光明是指人們樂衷討論的綠波協調:連片的火把,照亮了局部的黑夜,然而,微風和雨滴輕易就吞噬了獲得的光明。再往上思考,就脫離了器具和劍譜本身,回到我們人本身。
如果把信號燈比喻成玄鐵劍,把從事日常信控工作的人比喻成武士的話,這些年,我們一直在不斷地更新鍛造各種玄鐵劍的標準,規范人們遇見玄鐵劍該有怎么樣的行為,但是,對使用玄鐵劍的武士,以及這個武士群體的行為是缺少規范的,全憑武士個人以及小群體自悟,換句話說,各地方的武士以及武士群體的悟性就是一個看不見的黑洞,在吞噬著器和術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獲得的效果。
我這里也打了一個比喻:火把雖已連接,人也清楚如何在黑暗中行走,然而,上帝忘記賦予人使用火把的能力。
論到最后,其實,我們最缺乏的是對當下城市交通運行規律的基本認知。我們國家的嫦娥可以奔月,蛟龍可以下海,高鐵可以一騎絕塵,那是因為我們對這一事物的本質過程已經掌握,可以專注于突破技術本身和集成工作。
然而,道路交通的本質過程,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認知還極其有限,連一個城市路網有多大的承載能力,不同時段有多少需求,我們都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更不用說掌控整個系統的運行過程。所以,認知上的黑洞,真正地在吞噬著我們努力的一切成果。
我這里也打了一個比喻:蒙著雙眼,傾聽火把燃燒的噼啪聲,晝夜難分,探索的路徑被混沌的晝夜所淹沒。
現在,我們回歸到交通本身。我的拙見,交通本質上解決的就是如何從O點抵達D點,管控本質上就是提供OD過程中的服務。
所以,從目標看,核心問題就是要如何做好這個服務工作。那么,這個服務,是不是就僅指信號服務呢?
坦率地說,我個人認為,信號優化這四個字的表述是不準確的,但業界已認同這個概念,且已普及了,所以,我也暫且用信號優化這四個字。但我覺得現在火熱的信號優化,就好像是人們終于知道了該如何舉著火把,但,依舊是在黑暗中前行而已。不過,這也是進步。
前面就是我想借用黑洞這個概念,談一下我對城市交通控制的一點思考,主要說了隱形和吞噬這兩個特征,現在我想說一下釋放。
如何釋放?
那么,我們該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釋放被吞噬的資源?看幾個數據。
我們看,CPU的性能近40年提升了3500倍。
北京市近20年汽車保有量增長了5倍,而市區道路總里程增長了7倍。這是我在統計局查到的數據。這幾個數據放在一起很有意思,時間關系,這里我不展開。
我想說的是,從交通控制這個角度看,我們還有釋放的空間,還沒到全天候滿城皆車,無藥實施的地步。
當然,交通問題因素太多太多,我們先暫時擱置其他因素,僅從控制角度去看,否則,交通的問題就是一團亂麻,想找到頭緒很難。
提到釋放,可能大家自然而然地會想到AI?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人們現在把希望都押在了AI和大數據上面,我也一直在思考,AI是不是賦能交通的上帝?我覺得,AI可能只是上帝派來的使者??梢灾笇覀?,但還是要靠我們自身去救贖。
那么,我們該如何救贖?去年,銀江股份發布了智慧交通3.0戰略,我提了超能這個概念,現在我們一直在執行超能這個路線。其實很樸素,核心就四點:尊重數據、尊重科學、尊重用戶、尊重服務。
我們希望從點、線、面、體這個四個方面進行釋放,以數據為點進行切入;運用科學分析構成線;洞察用戶需求形成面,最終通過服務變成體。
我的理解,交通,本質就是服務,沒必要非掛著高大上的招牌。
具體到實操層面,我們還是要通過技術和產品的釋放來提供終極服務。但我的一點理解是,技術僅僅是推動世界的助力,只有產品才是改變世界的本源。
所以,實操層面,我更喜歡用產品思維去思考,而不是技術思維。這里有本質區別,產品思維重在解決用戶的問題;技術思維重在解決功能點的問題,維度是不一樣的。
用產品思維去思考,我覺得城市交通控制,應轉型為用戶驅動、技術推動、產品帶動來實施,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產品本身,因為只有產品才是人和這個世界互動的界面。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不是已經有很多信控產品了嗎?其實,我這里想要說的是,我們有沒有真正從用戶去思考的產品?有沒有真正技術推動的產品?
如果僅僅是設備,以及設備管理系統的話,我想這離用戶是相差很遠的。我們為了構建產品,而理的技術體系,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了。
我們超能平臺的計算內核,我也不展開了。這里想提一句,我們也在用大數據,也在用AI技術,但AI和大數據是我們達成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換句話說,我們更關注的是用戶面對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這是我認為的城市交通控制的核心能力:設備設施智能化、平臺數據價值化、專家經驗規則化、交通系統有序化、業務系統意識化。
在超能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近期完成了部分產品。
這幾款產品是:數據管家、路口管家、信控OA、交通醫生、信號專家、仿真大師,這幾款產品可以自由地組合成相應平臺,我們稱之為是超能平臺。
這是我們整個產品體系所能體現的核心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產品的形態,達到一個真正的釋放。目前的幾款產品,我們已覆蓋了前面討論的三個方面,但器這個層面,該如何釋放,我現在也沒有想明白,只希望先通過其他幾個方面的釋放為我們的城市交通管控提供一些有力工具。
部分產品,我們已經在應用,時間關系,這里我只做簡單介紹。
我們把部分產品組合,按照人們已接受的信號優化概念,構建了一個信號優化平臺,這個平臺,在技術的支撐下,我們集成了城市交通控制的相關理念、制度、產品、服務和評價,是一個體系性的平臺。
現在大家都樂衷于炫技,時間關系,我這里稍舉幾個技術點。
在交通醫生模塊,我們能全面的篩查出一個城市交通傳感器有哪些問題,是硬件故障、通訊故障,還是數據本身故障;也能夠對檢測器有問題的路口進行排名。
在此之上,可以診斷交通運行本身存在哪些問題,以及信控系統本身存在哪些問題。
在路口管理模塊,我們通過數據和算法,能夠對城市路口進行分級,進而可以支撐城市交通管控能夠分層、分級的實施。
在信號專家模塊,可以對有問題的路口進行深度分析,同時也對調控人員的行為進行跟蹤分析,追本溯源。
同時,可以對經常出現問題的路口,通過算法分析,抽取出城市熱點區域交叉口傳染群。
掃一掃 關注銀江公眾號
關注投資者關系公眾號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西園八路2號 銀江技術總部
版權所有 ? 銀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浙ICP備09109232-1號